市城市管理局:市北区瑞岛路违建拆除前(上图)后(下图)对比。

 

 


市交通运输局:在铁路青岛北站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改造后的李沧区响水路无障碍坡道。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政府办公厅会同各有关部门,聚焦市容环境、交通出行、基础设施建设维护、食品安全、消费市场、医疗卫生、*培训、物业管理、旅游管理等九大领域中群众反映强烈、投诉量较大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民生领域集中攻坚行动2.0版,凝心聚力解决一批困扰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上半年,各牵头单位落实“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的要求,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制定了一批惠民政策,推出了一批实招硬招,点面结合推动攻坚行动落地见效。下一步,各责任单位将按照“市级统筹、领导挂帅、部门协作、区市联动、一抓到底”的工作原则,坚持实践实干实绩,继续加强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推动攻坚行动走深走实。

市城市管理局

拆除存量违建500.68万平方米,完成率达87.5%

对存量违建开展全面摸排治理,对新生违建坚决打击遏制。提速加压、聚力攻坚,前期摸排的572万平方米存量违建,目前已拆除500.68万平方米,完成率达87.5%,对辽阳路快速路、潍柴海洋装备制造中心等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拓宽新生违建发现渠道,开展建成区卫星遥感监测,及时发现、处置新生违建,目前已实施第一次卫星遥感监测采集疑似违建图斑,多措并举织密立体防控网络;全市发现即制止、拆除新生违建537处,同比下降50%。

加大居民楼院小广告整治力度,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实现“动态清零”。在全市推广小广告智能语音追呼系统,提高执法效率。截至目前,指导各区市加大执法力度,共查处小广告案件912起,停机3839个。对发现的问题立项督办5批次2000余处,整改率100%。

持续推进城区卫生死角摸排清理,深度清洁、精微治理,美丽城市不留“死角”。组织各区市对建成区76个街道781个社区环境卫生工作进行全面拉网式大排查,累计清理卫生死角5960处,清理清运垃圾3310吨,持续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开展建筑施工噪声扰民整治,多措并举、多方联动,为群众送舒心、为考生送安静。坚持平日常态备勤,建立24小时备勤值班制度,昼夜值守,随时处置突发建筑施工和商业噪声扰民。中高考“为考生送安静”行动期间,组织集中夜查50余次,检查在建工地3540处次,检查临街店铺、商业网点4850余处(次),查处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噪声扰民问题90起,为广大市民、游客、考生营造了安静舒适的学习和休息环境。

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科技助力,服务扩面,业主大会召开提速增效。以全国智慧物业试点为契机,开发建设青岛市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通过打通与房屋交易、不动产登记系统数据接口,上半年已完成3719个物业小区房屋数据库搭建,进一步优化电子投票功能。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累计完成整治提升道路142条

督导各区市启动攻坚任务,开展市政道路人行道板和人行道无障碍设施排查,对存在缺失、破损等问题的人行道设施进行养护维修,做到整治一条、完善一条、提升一条。完成梳理摸排市政道路人行道道板、盲道、无障碍坡道缺失、破损问题,建立问题处置台账,边排查边整改。累计完成整治提升道路142条,养护维修提升道路444条;累计整修人行道16.9万平方米、盲道3.6万米,改造无障碍坡道1599处,完成年度任务的65%。

市市场监管局

抽检小作坊产品421批次,合格率为98.8%

着力解决食品小作坊存在的突出安全问题,组织检查整治食品小作坊536家,完成豆制品、馒头、肉制品、小油坊等重点领域的抽检工作,共抽检小作坊产品421批次,不合格5批次,合格率为98.8%。坚持边整治边提升,以点带面打造培树100家示范小作坊,持续推动小作坊由“小散低”向“精特美”转型升级。

加大对外卖业户、网红餐厅监管力度。“以网管网”加强线上监测,解决外卖信息公示等问题,加大对第三方网络平台履行入网餐饮业户资质审核和信息公示的后台监控,每月将问题通报监管人员。联合美团、饿了么两大外卖平台在我市试点推行外卖App“互联网+明厨亮灶”,截至上半年,“互联网+明厨亮灶”餐饮业户达150家,成为全省首个消费者点餐可通过手机观看后厨直播的城市。

围绕群众反映较多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网络交易经营违法行为、缺斤少两等方面违法行为开展整治,全面提升消费维权服务水平。聚焦近三年投诉举报多、抽查不合格、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和信用等级低的企业和产品,加大抽检力度,实施重点监管。在全市组织开展“清朗·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监测网络交易信息1218条,网上检查网站、网店764个。制定下发《2022年消费领域民生攻坚行动方案》,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游客投诉集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消费侵权行为得到有效治理、消费舆情风险防控到位、消费环境持续优化”的工作目标。

市公安局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治理交通堵点、乱点

加大快递、外卖车辆逆行,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整治。联合市邮政管理局、市快递企业协会,组织全市11家大型快递企业和4家外卖企业平台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全市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整治方案,通报各企业平台所属“骑手”的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信息,与企业签订交通安全承诺书,督促企业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路面管控,组织各路口高峰岗、固定岗点和“交警铁骑”,每天上午11点至下午1点,下午5点至晚8点,在餐饮聚集区、城市主干道、商圈、商贸区等重点区域,组织警力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形成严格管控态势和震慑效果,通行秩序得到较大改善。

优化城区交通组织,缓解早晚高峰时期部分路段拥堵。精准识别交通堵点、乱点,开展精细化交通组织优化,完成交通组织优化38处,其中路口交通优化28处,微循环5处,施工调流5处。依托“交管12123”App,设置交通事故远程调处岗位,指导当事人应用“交管12123”App自行处理,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发现、快速处置、快速撤离、快速恢复交通。

市交通运输局

开展联合执法,查处出租汽车违法违规行为169起

加大铁路青岛北站及胶东国际机场周边出租客运市场执法力度。铁路青岛北站方面,协调青岛火车北站联管办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开展联合执法15次。累计查处出租汽车违法违规行为137起,将160余部重点嫌疑车辆录入青岛火车北站周边区域智能监控系统,及时预警,精准查处。胶东国际机场方面,制定交通运营秩序集中整治方案,结合胶东半岛联合执法、全市同步执法工作,在胶东国际机场周边组织开展跨区域执法、同步执法11次,查处出租汽车违法违规行为32起,其中黑出租24部、出租车违章8起。

胶州市政府

出动执法人员2800余人次,优化机场客运市场秩序

加强与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机场集团的联动协作,加大地面客运秩序整治工作,全力优化胶东国际机场客运市场秩序。保持交通执法高压态势,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800余人次,执法车辆800余辆次,检查各类车辆2900余辆次,查处客运违规车辆160余辆。根据民生领域的热点问题,联合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机场集团组成交通运营秩序整治工作专班,对机场重要点位开展重点检查。协调机场集团、青岛市公安局,自3月1日起实行远端蓄车场出租车场区24小时开放,规范出租车发车秩序,解决远端蓄车场排队问题。落实停发车制度和定期抄告制度,对乘客投诉、出租车驾驶员拒不配合交通执法部门调查处理的出租车,给予在机场地区停发处理,同时通知相关区市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对出租车驾驶员的培训*。

市*局

“线上+线下”结合,加大*培训机构监管力度

引导*培训机构规范经营,加大监管力度。加强部门联动,*、公安、网络安全等部门联合做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维稳工作。建设完善全省首个民办*智能管理平台,会同青岛银保监局等部门制定预收费监管办法,全市中小学阶段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均已纳入银行监管。推进“全国校外*培训与监管服务平台”、山东“双减”举报随手拍平台深度应用,采取“线上+线下”双结合方式,定期排查、摸清机构底数,规范审核机构信息,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推进全国平台运营端(App)普及应用,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898家机构下载运营端,运营率86.7%。定期通过“四不两直”“双随机”等方式开展全市范围“回头看”、疫情防控等联合执法检查。

市文化和旅游局

全市旅游投诉按期处结率100%

深化巩固旅游联合执法机制,会同交通、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现场检查5次,对老年游客集中的“一日游”“二日游”市场进行重点检查,全市旅游投诉按期处结率100%。根据近年来查处不合理低价游、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等执法办案情况,通过各类媒体向社会发布了10起指导案件,充分发挥处罚案例的*示范和警示震慑作用,提高社会公众法律意识。指导青岛市旅行社协会联合胶东五市旅游相关协会发布《胶东半岛重点线路产品“诚信旅游指导价”》,进一步规范旅游产品价格。

市卫生健康委

完成24家公立医疗机构诊间扫码场景应用

加快推进“就医付费一件事”。已完成24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诊间扫码场景应用,实现3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通移动端微信、预交金、医保、数字人民币及信用就医等多种方式就医缴费功能,其中26家医疗机构率先推广应用先诊疗后付费信用就医新模式。会同市医保局联合下发《关于择日住院预住院医保支付有关问题的通知》,优化择日住院、预住院医保支付流程,一体推进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入院准备中心,遴选18家定点医院实行入院前部分检查费用纳入医保住院报销,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市邮政管理局

加大整治力度,快递末端网点备案及时率100%

聚焦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快递末端服务网点运营不规范、投递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邮(快)件投递服务*后一公里等问题,加强依法监管、加大整治力度,督导企业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多措并举推进三级快递物流网络建设。全市已备案快递末端网点6820处(含丰巢智能快递柜),备案及时率达到100%,针对服务质量问题约谈2家企业,累计培训客服人员600人次,有效将末端投递服务质量申诉率降低至1/百万件以下。全面推进“快递进村”工程,4家以上品牌快递服务行政村覆盖率达80%,建制村实现邮快合作全覆盖。